![]() 在2016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上,地尔汉宇展出了多种自主研发的充电桩。 中汽认证中心与台山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与鹤山工业城签订合作框架协议……9月25日,在广东江门(上海)汽车产业合作交流会上,多个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我市近年来汽车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特别是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发展迅速,2015年产值达到361亿元。在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市明确将该产业作为五大产业集群之一,随后相继出台《江门市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提出用十年时间打造千亿元集群。 剑指千亿元,不仅是产值上的巨大跨越,更是一座制造之城的强势崛起。事实上,面对华南市场,与佛山、肇庆等发展汽车产业的兄弟城市相比,江门发展该产业有优势,也有劣势。如何在十年内打造出这艘千亿元级的“产业航母”,考验着施政者和企业家的智慧和魄力。 《江门市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方案》明确指出,我市将创建“广东重型商用车产业基地”,争取在引进整车项目上取得突破,同时以新能源商用车为突破口,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聚集产业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广东江门(上海)汽车产业合作交流会的成果仅仅是江门重卡和商用车产业崛起的开始,伴随着富华重工、地尔汉宇等龙头企业甚至未来整车企业的入驻,江门汽车产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是否有能力“分蛋糕”? “一核引领、多极联动”促进集聚发展 我省提出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重卡和商用车产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据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罗忠宁介绍,华南市场是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也是传统的汽车出口基地之一。同时,华南地区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空缺,为项目落户江门提供了市场空间。 据介绍,在卡车领域,华南地区除广西东风柳州和广州日野以外,国内主流卡车制造厂商主要遍布长江以北地区;在客车领域,国内主流客车制造厂商主要遍布长江以北与除广东以外的沿海地区。 正是瞄准这个庞大的市场,江门也意欲在这块“蛋糕”中分得一块。 然而,目前我市汽车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企业数量不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等成为我市发展重卡和商用车产业的较大制约因素。据统计,目前我市汽车制造类规上企业仅30家,企业分布在三区四市,产业关联度不高,无法形成集聚效应。 除富华重工外,我市重卡和商用车零部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如轮毂、雨刮器、方向转向器等,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由于缺乏如发动机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关键汽车零部件产品,导致我市重卡和商用车零部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 同时,我市重卡和商用车产业缺乏整车生产企业的带动,未能形成汽车产业应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富华重工等汽配企业虽有能力与许多整车项目配套,并以此吸引整车生产企业落户,但实际上未能发挥其在产业链上的凝聚效应,产业衔接不够,产业链条得不到有效延伸,无法形成大的产业集群。 为真正解决以上问题,我市出台的《江门市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方案》提出,按照“一核引领、多极联动”的发展思路,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成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辐射亚太”的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 竞争还是合作? 积极参与珠三角汽车产业一体化布局 “欲取华南,先取广东”,这几乎已成为重卡及商用车企业布局南方市场的准则之一,广东市场将是国内高端重卡及商用车推广的必争之地。 事实上,江门发展重卡及商用车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优势。“江门作为珠三角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资源储备、优良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布局华南的首选城市。”罗忠宁非常认可我市的条件。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江门的汽车产业要发展,必须与佛山、肇庆等兄弟城市展开竞合。先看佛山,2013年一汽大众佛山项目,引领佛山圆了“整车”梦,也令珠江西岸在全省汽车产业格局中,逐渐成为新的增长极。华南汽车产业界的专家就分析,这棵“大树”会给区域带来巨大的震撼效应,拉动2000亿元的配套产值,催生新的华南汽车城。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姜立标此前负责广东省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技术路线图制订工作,考察过广州、深圳、佛山、江门、惠州、中山等主要工业城市。经过调研发现,要解决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滞后这一问题,必须积极推动珠三角汽车产业布局一体化。特别是要在距离整车企业相对较近、发展空间又相对充足的珠三角核心区边缘,布局专业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实现与珠三角整车企业的合理配套。 五邑大学人事处处长刘志坚教授也曾表示,整车制造对配套零部件有一定的要求,“一汽大众落户佛山,主要是由于珠三角整车制造业首选区域——广州,已经拥有多家整车制造企业,第二选择就是佛山或者东莞,最终落户谁家,就需要通过区位优势及政策来拉动,其中也包含省级方面的布局打算”。 再看肇庆,该市近年来重点打造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并加强区域合作,构建产业联盟,突出汽车产业合作重点,引进、培育一批骨干企业。通过主动对接广佛汽车产业,肇庆正全力构建“广佛整车、肇庆汽配”区域合作格局,成功引进了宝龙汽车、玛西尔电动车、赛导新能源汽车等整车企业和轿车发动机连杆生产线等一批汽车零部件重大项目。该市瞄准新能源汽车和特种车产业,未来将着力引进有关项目落户肇庆高新区。 副市长许晓雄在今年珠西装洽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明确表示,江门未来要跟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融合在一起发展,特别是广州、佛山、深圳等,比如汽车产业方面,江门没有汽车整车企业,但是江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基础好,未来跟佛山等城市的产业合作前景广阔;江门也非常适合汽车研发机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布局华南市场或者是开拓国际市场。 未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江门制造”必须走高端路线 《中国制造2025》,这份关系到我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十年的纲领蓝图,明确了汽车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战略路线: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这无疑从国家战略层面为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重新定位、划分市场带来重大机遇。 “2015年广东省商用车的产量为6.56万辆,同比增长10%,占全国总量的1.9%(其中专用车64664辆,同比增长11.7%)。从这一数据来看,广东省商用车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专用车。”罗忠宁表示,江门在拓展商用车产业时,产品定位可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程类、物流类、冷藏类等专用车为主导,重点发展新能源商用车及关键部件。 江门重卡和商用车要想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突围”,拼的不仅是区位优势,更是一个城市关联产业的配套能力。《江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2012—2020)》中就提出,我市要抓住机遇,瞄准高端,引进美系汽车整车企业,以及美系、德系整车一级配套商。 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半挂车专用零部件生产商,富华集团的挂车桥及零配件销往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富华集团已然成为全球高端整车厂锁定的战略合作目标。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逐步实现了逆势扩张,不但在新会的铸锻工厂多次增资扩产,而且与鹤山联手打造机械工业园,全产业链高端化路线已然成为富华集团立足全球的骄傲资本。 2012年落户的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也被寄予厚望。这家入围2016年广东省企业500强名单的企业,总部位于肇庆,专门生产汽车发动机用铝合金精密压铸加工件,产品广泛运用于福特、克莱斯勒、宝马、奔驰等车型。作为台山市工业新城重点引进项目,鸿特精密无疑将成为未来江门发展重卡和商用车产业的“高精尖”代表。 “‘十三五’期间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中国品牌汽车将进一步发展,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模式将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江门未来可以在专用车、摩托车产业转型升级、外向型和高端化发展等方面拥有广阔的空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夏胜枝表示,江门企业应该瞄准中高端产品,目前中低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江门在发展重卡、商用车时,在做中高端产品的同时,也可以瞄准出口市场。 新闻纵深 江企密集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 今年1—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4.2万辆,同比增长81.5%,迅猛的势头不仅显现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更成为不少车企眼中的“香饽饽”。 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嗅觉同样敏锐,在今年出台的《江门市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方案》中就明确指出,围绕装备制造发展需求,培育发展实施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重大战略需要的关键保障材料。趁着这股“东风”,不少江企正不断探索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扩张之路。 上游企业谋划增资扩产 早在2014年,江门就成为国内镍氢电池正极材料最大的生产基地。江门市长优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优实业”)是国内最大的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 “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方面,早在2000年之前我们就已经在布局了,在全世界我们也是最早进行的。”长优实业副总经理王强说。 2004年2月,比利时优美科集团与原江门市长顺化工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长优实业。从2004年发展到现在,优美科已在江门拥有3家合资公司,年产值也由最初的3000多万元增长到逾10亿元。该公司产业覆盖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新能源材料、电子垃圾及贵金属回收、汽车催化剂、光电材料、高端电子材料等多个方面。 其中,在新能源材料方面,其江门工厂和韩国工厂的产能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排名第一。此外,优美科也是目前全球最具规模的电动汽车电池材料供应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的产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只能放弃一部分消费类电子客户,授权给国内其他工厂,收取专利费。”王强表示,该公司未来将在江门投资15亿元进行增资扩产,到2020年,长优实业新能源汽车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产值将超过100亿元,未来正极材料的生产将会集中在江门。 无独有偶,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在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上有所突破。“从市场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量上看,锂电池的发展非常迅速。今年我们正极材料的销售额预计可达5亿元,比去年翻了两番,预估正极材料的需求量在未来两到三年还会继续增长。”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中心副主任陈一川表示。 核心部件成突破方向 作为新能源汽车中重要成员,纯电动汽车近年来在国内也是飞速发展,无论是“声名大噪”的特斯拉,还是知豆、江淮iEV等国产纯电动汽车,都越来越受到市民喜爱。 电池、电机、电控是纯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江门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很深厚的行业基础,除一些在做电池材料的企业外,也有不少企业有电机的生产基础,同时江门高新区也有很多企业在从事电控方面的生产。”王强说。 “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在江门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我们目前也在进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研发。”江门市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俊涛表示。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地尔汉宇就瞄准了纯电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板块在未来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在这个领域内,纯电动汽车是受传统车型制约最小的行业之一,特别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型纯电动汽车,他们拥有很多颠覆性的技术和理念。我们也是充分考量了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几大方面,最后决定以纯电动汽车为核心发展方向,并配套它来开发核心部件。”马俊涛说。 据介绍,针对纯电动汽车领域,地尔汉宇目前在核心的驱动电机、循环电机以及外围的充电设施方面做了布局。 由于地尔汉宇原有的很多产品就是电机,而且设计纯电动汽车不受原有的燃油类汽车设计的限制,地尔汉宇在设计产品时思路相对会比较开阔,特别是材料选用以及设计方面能有一些新的想法。“电机以及伺服控制、驱动控制等方面是我们目前研发的主要方向。此外,在功能电控方面,如‘三电一屏’,我们也在初步进行接触。”马俊涛说。 目前,地尔汉宇除了充电桩方面有小批量的产品在市场上试销外,其他产品还处在研发阶段。 统筹 叶田 文/图 陈敏锐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5:21 , Processed in 0.0685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