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蓬江区棠下镇天河爱心慈善会成立的第六年。10月6日,天河爱心慈善会、天河谭氏宗亲会、河山、天乡、五洞、北达、三和村委会共同携手,在天河小学新建的体育场和体育馆内举办了第五届天河爱心慈善活动日暨谭万庄家庙修葺落成庆典。 当天,蓬江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欣立,蓬江区委常委、棠下镇镇长林建中,蓬江区政协副主席赵洪辉,滨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棠下镇委书记陈常岷等及企业家、慈善家刘添长伉俪、潘永堂伉俪、梁汉文伉俪、李秋发等与天河乡的众多内外乡贤、谭氏海内外乡亲、社会热心人士、天河五村的老人们共7500余人出席了活动。 耗资近600万元 天河小学体育场、体育馆落成 当天下午4时,天河五村的老人们陆续进场参与这一年一度的大联欢活动。活动现场,热心人士踊跃捐款,当天共筹得认捐善款130多万元。 今年的慈善日迎来了第三届天河爱心慈善会篮球邀请赛,赛事邀请了来自棠下镇各乡村的8支篮球队参加,经过角逐,最终天河队夺得冠军,桐井队获亚军,周郡队获得季军。慈善日现场为获奖队伍颁发了奖状。 活动当天,天河小学体育场、体育馆落成揭幕。据介绍,天河小学体育场、体育馆耗资近600万元,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天河小学、天河爱心慈善会与各村委会同心协力建成的。 “天河由5个村委会组成,如果各村互不团结、不争气,根本不可能做成这件事。慈善会的作用则是通过多年来弘扬公义正气、无私奉献、爱心慈善,促进和谐乡村氛围的形成,结果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同,原来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做成了。”天河爱心慈善会会长邝瑞康表示,今后天河小学有了一流的教学设施,为天河培育下一代人才提供了硬件保证。 谭万庄家庙修葺落成 打造大天河的精神家园 当天下午,谭万庄家庙修葺落成庆典在活动分会场举行。据了解,谭万庄家庙一直被天河人称为“大祠堂”,是天河人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代表。谭万庄家庙初建于明朝嘉靖元年即1522年,培育出了众多名人才俊,几百年来鼓舞着天河人弘扬祖德、奋发自强、团结互助。但因各种原因荒废了几十年,面临崩塌危险。2014年夏天,谭孔耀带领天河谭氏宗亲会发起重修谭万庄家庙的倡议,得到了全体谭氏宗亲的响应,众多海内外谭氏乡亲、外姓热心人士积极捐款,为重修家庙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15年元旦动工修葺,边建边筹款,历经两年,当天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谭万庄家庙修葺落成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谭家的家庙,更是天河人共同的文化新坐标。谭万庄家庙弘扬祖德,启迪后人。祖德是什么?”邝瑞康认为,祖德是指自强不息,奋发成才,报效祖国,情系乡梓,造福社会,为天河、为社会作出贡献,受到世人传颂。这是谭氏先祖带给后人的启迪,也鼓舞着全体天河人。谭万庄家庙仅用两年时间就修葺一新,做到了原来做不成的事,他认为,这是天河人弘扬祖德,也是爱心慈善的力量。 晚宴开始后,慈善拍卖活动和粤剧表演将晚会现场的气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活动现场,陈常岷直言被天河的慈善、大爱深深震撼,天河成立村一级的慈善会,在全国、在慈善事业的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认为,这种民间自发、自觉,全社会自动参与的慈善活动,形成了人人崇德向善的氛围,极大发扬光大了棠下天河地区自古以来历史悠久的善文化,把人间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洒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极大地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他指出,建设滨江新城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正能量、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胡晴晴 黄智军 贺学农)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02:14 , Processed in 0.0677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